非洲猪瘟的风险一直存在,只是这两个月尤其严重,目前我国北方受损大一些,但南方省份也有不少病例发生,感染发病的猪场规模有大有小,也包括集团公司。大家觉得现在精准清除的难度加大了,原因不仅是“疫苗毒”的问题,有些野毒感染的猪只临床症状也不是非常明显了。行业内各公司养猪项目都在快速推进,母猪存栏量急剧上升,硬件(物理隔断)也在升级,但也存在软件(人员)跟不上的情况。有人说中国现在的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已经超过欧美,其实是有过分自信之嫌,且不论大环境的生物安全和防疫体系,即使是所谓“变态”的多级洗消、检测隔离等措施,比起欧洲SPF猪饲养体系的生物安全,还是相形见绌的。运气是无法代替科学的,我们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稍见成效,就有人提出“成本太高”、“资源浪费”、“没有必要”等言论,希望在生物安全方面能降低标准,简化程序,也不考虑生物安全措施反复调整是否会让员工执行力打折扣的问题。养猪行业及有关部门已经清醒认识到非洲猪瘟在我国的常态化存在,无论野毒还是所谓的“疫苗毒”,都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原。
图1 外部生物安全+内部生物安全,双管齐下才能确保猪场免于非洲猪瘟侵害